派出所工作总结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新时代对“枫桥经验”的传承和创新。巴丹吉林派出所围绕学习借鉴浙江诸暨“枫桥经验”,突出“调、联、蹲”工作法,牢牢把握“枫桥经验”的精髓,充分发挥警民共建共防、群防群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突出一个“调”字,矛盾不上交
2018年底,为了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从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想,进一步关爱弱势群体,在原有“三调对接”基础上,经过同阿右旗司法局协商申请,批准设立了“巴丹吉林派出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将“人民调委会”搬进了派出所,成立了驻所调解工作站,培训人民调解员5名,开通“掌上调解”手机APP。自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以来,调解矛盾纠纷100余起,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突出一个“联”字,平安不出事
建立社区警务信息机制,实现警民“互动”。警长上任,针对实有人口信息统计和行业场所分布,结合工作实际,重新对辖区进行科学划片,警力重组划分警务责任区,由三位警长实行包干管区负责制,将管控责任压实落细,架好警民联系的第一道桥。推行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治安防控队和社区警务室“三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推动社区警务专职专业专能化。
突出一个“蹲”字,服务不缺位
巴丹吉林派出所根据辖区人口分布、场所集中等实际划分为三个警务区,成立警务室。按照“112”(1名警长、1名正式民警、2名辅警)配备警力,明确其必须履行的职责任务,保证社区民警有充足的时间“蹲”在社区工作,切实让社区民警“下得去”、“坐得住”,也让群众“愿意找”、“找得到”,夯实了公安工作基层基础。在人口集中度高的润泽园小区建设警务工作站,把服务群众的前沿移到家门口。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阿右旗公安局巴丹吉林派出所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基层警务的创新举措,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搬到了大漠深处,立足狠抓防范、做强基层、夯实基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抓改革,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