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东营市不仅是石油之城而且是生态之城。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我市湿地总面积687.23万亩,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今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六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开展天鹅湖城市湿地、东八路湿地生态修复等系列建设,加快现代化湿地城市建设步伐,是我市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体现,对我市今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思想境界,树立“想为”意识,谋划现代湿地城市景观蓝图
2018年9月初召开的东营市委六届四次全体会议,为新时代东营发展确立了“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这一定位,东营全力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特色,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具有蓬勃生机活力、浓厚时代气息、独特城市风貌的现代化湿地城市。
实现建设目标,就必须规划好发展蓝图。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湿地城市规划,中心城要控制好南部森林湿地公园、北部白鹭湿地南北两大生态空间,打造 “两带、三河、五片、多点”的湿地结构。
“两带”,即东八路和荣乌高速公路湿地风光带,重点是营造连片湿地景观,连通旅游线路,展示湿地城市风貌。“三河”,即广利河、溢洪河、东营河,在实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局部恢复自然驳岸、扩大水面,打造可游可赏的河道湿地。
“五片”,包括白鹭湿地片区、机场湿地片区、耿井湿地片区、城东湿地片区、城南湿地片区,以生态保育为主,适当提升利用。其中,白鹭湿地片区,以省级湿地公园建设为带动,修复碎片化湿地,融村庄、湿地、农田为一体,打造田园湿地景观;机场湿地片区,在德州路、东八路、溢洪河沿线,修复水面,涵养蒲草、芦草等湿地植物,形成“芦花飞雪、翔鸟云集”的迎宾湿地景观;耿井湿地片区,将现状耿井水库废弃沉沙池与周边河渠连通,沿南一路南侧局部挖低蓄水,利用填挖土方种植背景林,形成适应洪涝变化的水上森林湿地景观;城东湿地片区,以广南水库、广北水库水源地保护和生态渔业养殖为主,恢复候鸟觅食地,形成“百鸟翔鸣”景观;城南湿地片区,利用现状大水面和提油机,打造石油湿地景观。在“五片”的基础上,重点规划控制好高铁站、金湖银河、辛安水库区域。
“多点”即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碧仙湖公园、东营公园、双龙潭公园、新区中心公园等,按照湿地公园模式打造成为城市形象、生态魅力的集中展示窗口。
二、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鼓足“敢为”的勇气,推进湿地建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活力秀美的城区
一是根据市里重点规划打造天鹅湖城市湿地、金湖银河、高铁新城三大片区的精神,推进片区湿地建设。天鹅湖城市湿地景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高铁新城片区规划面积24.7平方公里,金湖银河片区是生态绿心白鹭湿地的核心地带。三大片区不仅是湿地城市建设的重点,更关系整个城市未来发展。
二是实施重点湿地项目,实现规划蓝图。重点构建“两片、三带、六河”湿地框架。(1)“两片”,即:东八路湿地和临港沿海湿地两个湿地片区。要通过地形整理、调整岸线、种植水生植物和背景林等措施,对可视范围内的现状空地、水面进行修复,按照“显湿露水”的要求对道路两侧苗木进行改造提升,形成“近水远林、芦花飞雪、鱼鸟共生”的连片迎宾湿地景观。(2)“三带”,即:东三路、高速路、德州路三条道路湿地景观带,湿地1000公顷。(3)“六河”,即:华山路、登州路、东五路、东七路、玉带河、黄河路六条水系湿地,局部恢复自然驳岸、扩大水面、种植水生植物、调整沿线植被,提升沿河景观,拓宽亲水游憩空间,打造可游可赏的河道湿地。
三是推进湿地与文化、生活、产业融合。对胜利大街、南二路、南一路、府前街等8条城市主干道景观进行改造提升,设置彰显湿地文化特色的雕塑小品和“城市家具”,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实施“光映湿地”亮化提升工程,重点对清风湖、明月湖、悦来湖、秋月湖等湿地公园以及黄河路等滨水大道实施亮化提升,营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夜间湿地风光美丽画卷。大力发展湿地文旅产业,南部主要以森林湿地公园和广利河中下游湿地为载体,在保护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发展文旅休闲产业,打造市民近郊游聚集地;北部主要以白鹭湿地、孙家湿地为载体,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风貌,发展体验式湿地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在不久的将来,高速公路以东城市片区将建成生态湿地四周环抱、滨水公园纵横交织、文化彰显气质独特的湿地公园城区。
三、发扬“善为”作风,狠抓落实,提升城市湿地管理水平,建设精致城市
一是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建设清风湖、秋月湖、植物园等海绵公园,建立绿地排碱系统,灌溉用水尾水全部入湖;公园内环湖绿道、广场铺装排水直排入湖,最大限度实现灌溉尾水雨水收集。湖岸采用自然驳岸,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涵养水源。建设降雨喷灌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达到节约用水的目标。按照“少建管道、多建渠道”的理念,实现雨水直排入湖入河,提升城市蓄洪排涝能力,并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是加强沿河小区雨水直接入河的改造。通过建设多级湿地净化系统,以实现小区雨水的就近排放。不仅解决了老旧小区的内涝问题,更能为居民打造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三是不断完善设施,提高湿地公园的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发挥湿地城市的社会功能,打造城市文化活动阵地、市民交流空间。
四是以建设市民身边的湿地环境为目标,串联起公园、湿地、城市文化节点,让市民一出家门步入湿地空间。增加服务驿站,提高湿地城市的便捷安全性,试点创建湿地旅游品牌。
湿地资源是我市的优势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独具魅力的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成为联系境内海洋与陆地、森林与湖泊、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的桥梁和纽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不断奋斗,不断健全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体系和生态支撑保障体系,构建具有具有蓬勃生机活力、浓厚时代气息、独特城市风貌的现代化湿地之城,彰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市、城在湿地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