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提高师德师风建设

时间:2024-09-13 11:24:36
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全文共4226字)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教师为本。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基础,而教师是基础的基础;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师是根本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至圣孔老先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万世师表;其创立的儒家经典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世代相传,千古流芳。好老师对个人成才、对学校发展、对民族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018年初,中央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显然,中国新时代的教育渴望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修养的提升,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根本。

目前,教师队伍良莠不齐,严重制约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将陆续出台师德建设及考核实施方案,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俗话说“师高弟子强”,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因此,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只有爱国爱民、遵纪守法、志存高远、勤恳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才能搞好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政治素养是新时代教师的根本素养。如何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学生拥抱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信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教师作为精神导师,应自觉做中国道路的真诚信仰者,从而用理想坚定理想,用信念推动信念,用爱心传递爱心;还要勇于担当,做有志气、有底气、有骨气的中国人。现代军事教育家蒋百里说“中国之存亡,全视精神系统之存亡为准”“惟有百折不回之精神,而后能造万代无疆之盛业”。要实现美好教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离不开自强不息的君子精神、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先知先觉的创新精神、兵不血刃的尚武精神、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团结奋进的中国精神,而树立全民悉有之精神,身为教师义不容辞、任重道远。

对师德的认识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又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师德观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时代的特征,新时代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教师更应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改革的浪潮中,社会应赋予师德以新时代所特有的内涵。

一、教师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新时代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忘初心,立德树人。这种使命和责任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代的师德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还包括先进的价值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   

再次,新时代的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意思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培育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二、社会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教师是一种社会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从业的特点,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在社会上,人们特别是家长及教育行政的领导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首先是普通人,然后才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   

其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有着本行业的特点,人们应尊重行业的特点,应尊重学校那样的育人圣地。教师在社会上是一种具有双层人格形象的群体,在学校是教师,他们这时具有教师的一面,应为人师表,恪尽职守;走出校园,出没于大街小巷、留连在集市、拥挤在公共汽车里等等时候,他们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必须允许他们做社会的普通一员,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但必须要遵纪守法。   

教育行业肩负着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责任,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是培养下一代的园丁,他们的从业行为理应受到社会的监督;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理应挑选社会的精英,对于无师德不适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理所当然要从本行业清除出去;对社会如此重要的行业理应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待遇。   

三、对师德的错误认识。   

教师本身对师德的错误认识。一是,认为自己是教师,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们自诩清高,盲目尊大,最终走向孤独,他们将像隐居山林的“隐者”在不被理解的挫折中倒下,谈不上树立师德形象。二是,无论在从事不从事职业时,都将自己当成一般的人,只不过是上完自己那堂课了事,他们不注意教师形象,这种人完全丧失了师德。三是,自己是教师要处处谨小慎为,在保持自己形象的同时筋疲力尽,最后,认为自己得不偿失而最终丧失师德形象。还有的自以为是知识分子,人民教师,理应得到最好的待遇,没有认识到自己首先是社会人,在没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后自暴自弃,丧失师德。

社会对师德的错误认识。教师理应思想好、行为端、知书达礼、对人礼让三厢、谦和恭顺;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是社会的表率和楷模。他们在与教师有争执时,他们可说粗鄙话但教师不行,他们动辄说:“还说是当老师的。”   

如何建设师德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创新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一、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

新时代师表的建设,在于学校切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政治学习、业务提高计划及标准,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基本权利、职责和义务进行培养、检查和监督,让教师从思想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实质与社会公德融为一体,把学习、政治、正气与教书育人贯穿始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明确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严于律己,让文明的言行举止堪为学生的表率,从而对全社会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二、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这种爱趋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为此,学校要实施师爱工程。对教师进行师爱形象塑造,要求教师要从热爱教育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起,要淡泊名利、积极向上、自觉锤炼自己,以全局为重,不以学生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和表现来薄厚待之,要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学生赋予具体的教育爱,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   

三、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   

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研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俗话说“明师出高徒”,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先培养“明师”,个个争当明师。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加强自我文化建设和思想修养,端正认真严肃、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监督检查教师是否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业务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钻研教学的自觉性,并增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化修养,达到教师综合师识本领的提高,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前进。   

四、掌握精湛的师艺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有过硬的知识基底和教学技能,才基本具备参与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条件。为此,严格锤炼师艺技能是科教兴国的当务之急。新时代的教师要掌握精湛的师艺才华,必须具有不忘初心的使命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奋力拼搏,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五、止步“师德十条红线”

    第一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第二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第三条: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第四条: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第五条: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第六条: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第七条: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第八条: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第九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第十条: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六、教师、学校、社会共建师德  

新时代的教师对待职业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对待自己的知识修养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以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待自己品行要从小节从严要求,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以奉献的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师德建设时,我们对广大教师也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建构,我们不能仅仅要求教师怎样怎样,只关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理解教师的要求,重视教师人文精神和物质精神的充实,使广大教师切实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优越与光辉,让师德自立于教师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另外,学校、社会应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建立相应的条例、准则,进行一定的监督和考核,建立起良好的师德环境,让环境熏陶教师,以社会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以及教师群体的力量框正教师的个人行为。   只要我们正确的理解师德内涵,加强师德建设,构建起树立师德规范的科学体系,良好的师德旗帜就一定在教育改革的今天高高飘扬。教育才能真正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真正树立国人的“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全文共422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