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一案到底” 灵动法治课堂
【内容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一案到底”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利用“一案”创设多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讨论、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提高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一案到底”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可以使基于核心素养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思路更加清晰灵动,更有利于达成课程追求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一案到底;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必然要强化学科的价值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道德与法治课堂许多可喜的变化,给道德与法治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使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断致力于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其中案例教学法就是被道德与法治课堂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落实知识目标而搜索大量案例,在一堂课上全部抛出,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做使得学生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不断阅读各种案例上,课堂最重视的情感目标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初衷。“一案到底”教学法不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讲解,而是通过一个鲜活的案例引起学生运用课本中的诸多知识加以解决,使得教学内容整合凸显逻辑美、简约体现设计美、创新彰显独特美。
一、“一案到底”整合凸显逻辑美
道德与法治的每一课的教材,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几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既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又相互独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案例或者故事,将知识点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容易被割裂,变成单个知识点的讲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和全面理解。教师在精心研读教材、有效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利用“一案到底”的设计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把教材内容科学合理、严密有效地安排到各个环节之中。
一节好课的结构,既要搭配合理,又要排列有序,给人一种逻辑美。例如在上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这框内容时,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将教材中的“法治政府”“厉行法治”两个知识点的内容重新整合编排,利用“浙江金华小伙扶人被讹”这一案例贯穿课堂,把教材重新编排为“全员守法齐天下”“政府依法民心聚”两个板块,并力求设计有梯度、有深度、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养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科素养。在“全员守法齐天下”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观看“浙江金华小伙扶人被讹”的视频,让学生讨论该案件主要涉及哪些人物,如何看待这个人物的言行,从而使学生理解法治社会中,各主体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真正厉行法治。在“政府依法民心聚”这一环节中,继续挖掘“浙江金华小伙扶人被讹”这个案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视频中的交警要那么认真负责地调查事实真相,从而引出政府的工作宗旨、政府依法行政等知识内容,让法治政府的形象通过这样具体的方式跃然在学生们眼前。最后设计“感悟入心我来抒”的环节,请学生结合“浙江金华小伙扶人被讹”案例谈谈感想和启示,在分析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各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在情感上树立学法、知法、懂法的意识。
实践证明,诸如《凝聚法治共识》这样相对抽象、枯燥的章节上,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并将这个案例带入到整个教学情境中,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灵动、变杂乱为有序。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深层思考和价值观生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协作能力,着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学科核心素养。
二、“一案到底”简约体现设计美
追求简约是人类的天性,现代人崇尚简约、力避繁琐。课堂教学作为向学生传递人类基本价值理念的平台,理应体现、发扬这一理念。但是笔者认为,“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寓丰富于简单之中。因此我们追求的简约课堂是“简约而又丰富”课堂、是“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境界。“一案到底”教学模式追求的就是简约的境界和高效的目标,它犹如我们身体中的骨骼一样,支撑起整个身躯。教学环节的简约设计、教学过程的适度预设,使一堂课的教学节奏从容自若、张弛有度。
例如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框,教材内容依次是“生命难免有挫折”和“发掘生命的力量”。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选取相关的素材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依次探究“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的不同影响”“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是很难做到一材多用的,课堂教学也容易出现材料堆砌化、讲不清悟不透的现象,难以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笔者跳出教材原有的框架,用《小矶鹬》视频贯穿始终,提炼出三个递进式的教学环节:感受挫折—对待挫折—战胜挫折。课堂导入后第一个环节播放《小矶鹬》视频片段一,让学生感受生命是挫折,引出挫折的含义,并写下自己曾经或现在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回到现实,挖掘生活经验,领悟挫折感受挫折。第二个环节播放《小矶鹬》视频片段二,看看小矶鹬是怎样对待挫折的,让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得出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接着回到现实选取一个学生典型事例,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参与并体会对待挫折的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让学生明白面对挫折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第三个环节播放《小矶鹬》视频片段三,让学生结合视频围绕实例,讨论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感悟,产生情感共鸣,并学以致用,促进道德践行,让核心素养落地。
三、“一案到底”创新彰显独特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灵动的课堂源自于精巧创新的教学设计。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内容的呈现方式,最大程度地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脉络和知识脉络,为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一案到底”的教学模式应用得当就能创新教学,有意向不到的收获。
例如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这一课中,笔者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作为一个特约嘉宾的角色出现在课堂。整节课以一个学生(兼主持人)讲述他的家庭故事作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分成三个环节:我爱我家—认识我的家、我爱我家—说说心里话、我爱我家—沟通传递爱。在“我爱我家—认识我的家”环节中,主持人展示一张他的全家福照片,介绍家庭成员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同时邀请其它同学也来介绍他们的家庭成员及家庭故事。这一情境设置真实、有趣,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在“我爱我家—说说心里话”活动中,主持人先分享他在家中的冷暖故事,再邀请其它同学说说在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并谈谈当时的感受。这个环节从亲情之爱出发,打开学生心扉,引领学生体味、寻找爱的表现,探究产生爱的冲突的原因,让学生们有话说、愿意说。这个活动中,主持人发现一位女生的异常反应,及时走到她身边,让她来分享自己与家庭的关系。她用一个非常低的声音说出了一个“冷”字,接着她含泪情绪激动地讲述了她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自己的无奈和困惑。课堂中出现这样的教学意外不得不说是一种惊喜,主持人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和家长发生过矛盾和冲突吗?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呢?接着进入第三个教学环节“我爱我家—沟通传递爱”。主持人先分享自己是怎么处理家庭矛盾的,再聆听其它同学的故事,通过本环节,这个女生获得了心灵上的一些慰藉,让她意识到家庭中存在问题和冲突是很正常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另外也可以帮助他寻找解决自己与父母关系的方法。最后主持人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并将这些话大声读出来,笔者将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用手机录音下来发给家长。轮到这位女同学发言的时候,笔者拨通了该女生爸爸的电话……长久以来父女之间的隔阂,在对话中得到一定的消解。
这节课,笔者没有用多个案例、多种材料,而是创新地用一个学生(主持人)的家庭故事串联课堂,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化繁为简、创新设计,完美演绎了一节有深度、有对话、走心的课堂,为实现心灵深处的对话提供了条件和平台,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当然,笔者认为教学设计的创新是必要但不是必须的。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教师不同于高科技产业,教学设计要面对的不是工厂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的学生,创新在教学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不能唯创新论。教学设计要面向的是千人千面的学生,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问题是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案到底”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教学内容本身有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要求只用一个案例来解读一节课的全部知识点,会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案到底也很难覆盖所有知识点。其次,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本身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材料,过分追求“一案到底”的模式,教材本身的优秀材料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一案到底”还容易让教师为了保持案例的完整性,生拉硬扯,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牵强附会,说服力不强,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总的来说,在“一案到底”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可以使基于核心素养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思路更加清晰,更有利于达成课程追求目标。但是教无定法,所有教学方法都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统一,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在自己课堂上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一案到底”教学设计才能更加彰显法治课堂的魅力,让法治课堂“灵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兰《教学情境创设的课例探讨》,杭州:浙江教学月刊社,2019年1月版。
[2]李先妹《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4期。
[3]杨帆《高效课堂研究与实践》,广州:广东教学报社,2019年第27期。
[4]蔡梓权《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验与研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