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8篇《8和9的认识说课稿》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8和9的认识说课稿》相关的范文。
篇1:《8和9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7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想一想,8、9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8和9放在一起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大小。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③通过做游戏,向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教育。
④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由于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把课本中的主题图删掉,改成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排一排”的游戏中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
< 8、8 >7;8 < 9、9 >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
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两个两个地数,如:1、3、5、7、9。2、4、6、8、10。
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探究新知
②揭开课题:直接导入课题。
<3>说一说
师:你能用8或9分别说一句话吗?
<4>比较大小
8>7 9>8 9>7
<5>教学8和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通过练习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圈 涂正方形和圆形加深印象.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2:《8和9的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认知基础
一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0—7这些数,初步感知一个数作为基数、序数的不同意义,并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因此,对于认识数的学习模式,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接触8和9的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但学生对于8和9的认识还停留在潜意识上,对于它们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意义还缺乏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2、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8、9的基数、序数含义及8、9的组成。
教学难点是:8、9的组成。(这也正是本节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直接为学生继续认识11—20各数打下基础。本节课可以说是学生系统认识数的过渡教材,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关键。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过程,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8、9的组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逆向思维和简单推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环保意识。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数学学习的联系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将学过的数排排队,就是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练习中又为后续知识8和9的加减法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2、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3、注重数学思维的价值性。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分四大环节重点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引——创设情境。
利用瑞安正在评文明城市这一时事,引出书上的主题图,渗透环保意识。
(二)探——展开新课。
1、8、9的基数含义。
(1)找一找。(主题图)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
D、有8个小朋友。
E、黑板下摆放着9盆植物。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G、有8个同学和1个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定方位来数。
(2)举一举。(生活实例)
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用到过8、9吗?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据,贴在黑板下方或在投影上展示。
(3)揭题:8和9的认识。
2、8、9的顺序。
(1)计数器。
逐一拨珠子,让学生数,提问:7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8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
(2)直尺图。
标上数字,顺着数,倒着数。请学生看着计数器和尺子图说说8、9分别排在哪里。
1、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三幅点子图,说说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请从这三个数中 ……此处隐藏7847个字……p>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快速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把做好了的练习放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作业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
六、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篇8: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8和9的认识》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7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想一想,8、9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8和9放在一起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大小。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③通过做游戏,向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教育。
④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由于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把课本中的主题图删掉,改成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排一排”的游戏中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8、8>7;8<9、9>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两个两个地数,如:1、3、5、7、9。2、4、6、8、10。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教学反思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
1、充分运用主题图,用好教材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我充分运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当学生说出,黑板上有8个大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失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了8和9之后,我安排了摆一摆、画一画,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数出8个、9个学具,在以往教学“6和7的认识”时,都是要求用数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而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只要求摆出8个圆形,9个三角形,因此我设计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
2、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近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
3、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掌握“度”。
4、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法。
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环境,就可以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