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已竞相开放的花朵,总会顿足观看,流连忘返。也许那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一种思想上的共鸣。花开从来不是易事,需要除草、除虫、施肥、阳光、雨露,还要用恰当科学的方法来不断培育,才能育出好花来。而我们的一个个学生不正如一盆盆的花吗?花需要阳光、雨露、土壤、肥料,少一样都不行,有的喜酸,有的喜碱,有的喜阴,有的喜阳,不了解他们,很难会为你绽放那娇美无比的花蕾,学生也一样,性格各异,有的开朗,有的文静,有的睿智,有的笨拙,不了解他们,同一而教。花期过了,没开花的只能静静的舒展着几片叶子,或许,永远没有了绽放的日子。
教书十余载,脑海中总会闪现那么几个曾让人揪心的学生,或者说是影响我们教师生活质量的“慢生”,可能平时我们教师更习惯于称之谓“差生”。
美国教育学家卡罗尔早就提出:“学生没有好生、差生之分,只有快生、慢生之分,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某一学习程度,只不过每个学生所花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在我现在所任教的班级里,一位小邱同学在将近两年时间里的变化让我深深认识到自己原先的教学观念的确有待转变。刚入学时的小邱各方面明显落后他人(包括识字量、计算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记忆力等方面),曾一度被我们两位语数教师列为动员留一级的对象。学前及平时学习中的识字量少,导致读懂题意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对其而言,课堂更多是在煎熬与玩耍中度过,因此每天的“开小灶”就成了一项常规工作。记得第一册教“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别的学生由于学前教育的拔苗助长早已能熟练正确计算,但他硬是花了好几天的课余时间反复的说算理才勉强能计算正确,相比之下,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其在一年级时的开心指数明显低于他人。记得有一次刚放学,咦,小邱同学怎么不见了?一问同学才知道其背起书包已经走了,我赶紧跑到教室门口,只见他已走到离教室10米开外的地方,我就大声叫他的名字,没想到他回头望了我一下,嘟囔着仍然往前走,当时我甚是气愤,明知每天的作业须订正完才能回家,今天竟敢不打招呼就逃跑,于是我就提高音贝:“如果你现在不回来订正作业,那明天真的就不用来上学了。”本以为这一句恐吓的话会奏效,没想到他还是倔强的走了。随后为了防止事态扩大,我又马上与家长进行了沟通,道明事情的原委,与家长一起配合解决了此事。
虽然这只是一次“倔强”的小行为,但对我的触动还是蛮大的,自己以一颗高度的责任心不厌其烦的来“挽救”他的学习,但他并不领情,也许自己在学习上的要求太一视同仁了。回想我们身边幼儿时期的学习,有些孩子七八个月就会叫妈妈,周岁就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了,而有些孩子则迟迟不开口叫妈妈,说话比较迟,快慢显然不同,但是最终,只要是没有先天疾病的孩子都学会说话了。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没有称这些说话慢的幼儿就是差的,我们只是说他慢了一点而已。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差异的,有快有慢,这是必然。基础的教育,只要是正常的孩子都能完成,这一点也毋庸置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改变了对其的教学策略:约定每天只要把当天的作业都能订正完毕,放学就不必开小灶;鼓励其正视自己,不懂乃正常现象,但老师可以帮你呀,现在的他成了班级里最会问“怎么做”的一个人;还小心翼翼的去寻找和呵护他的优点,甚至哪天没有让老师开小灶也成了对其表扬的一个理由;为了重塑其学习的自信,课堂上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单元达标前事先透露内容,提高考试分数,改变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慢慢地,现在的他渐渐脱离了学困生的“铁三角”,其计算能力由一年级时的倒数第一转变为现在可以与一些快生相媲美,解决问题的能力虽不强,但至少能应付一些基本的类型,在本学期连续三次达标中都在90分以上,期中考试是98分(当然现在的考试已不必事先开小灶)。
教师如同花匠,在教书育人的这条路上,需要守着一份宁静、一份淡泊,静心再静心,微笑再微笑。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巧妙培植,教师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静待花开”。请相信,最终迎接我们的将是无比灿烂的花开之季。
耐心聆听花开的声音
教育小故事一等奖——我的一个教育小故事在《读者》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某人有一个庭院,庭院中常常扫得干干净净。有一次,他出远门,托朋友照看庭院。朋友很懒散,任由庭院中的植物自由生长。结果,石凳旁边冒出了一些绿绿的芽尖,后来开出了花。花很香,像兰花。朋友就采了一朵花和几片叶子去请教专家。专家说:“这是兰花中的一个稀有品种,叫腊兰,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很难找到,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卖,能卖上万元。”
朋友将此事告诉了庭院的主人。主人听后愣了一会儿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都要破土而出,只是我以为它不过是一株普通的野草而已,每年春天,它的芽儿刚出土就被我拔掉了,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耐心聆听花开的声音,那么几年前我就发现它了。”
是的,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耐心,没有给予一些植物开花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常常会发生错把“腊兰”当成“小草”的事情。同样,教育教学过程中,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几个人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呢?
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为了保密起见,我就叫他小昊吧,他天资聪颖,就是特别好动,学习上、行为习惯上都“与众不同”。清楚记得,今天我才批评教育了他,明天老毛病依旧;刚刚纠正过的错误,又仍然明显地出现在他的作业本上;屡次交待过老师不在的时候要遵守纪律,走进教室迎接你的依然是他“张牙舞爪”的身影和与同学闹哄哄的“交响曲”……常常让这反复出现、屡教不改的情况扰乱了心情,情急之下,我不禁一次又一次朝他发起了火,有时还伴有一些惩罚,既生气又无奈。
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却使我对他改变了看法。
一天语文课上,我们上到了《日记两篇》,我先教学生写日记的基本格式,然后举了一些可以选取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那段时间刚好可以养水仙花,我说:“谁家有水仙花,请拿一盆来,既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又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它,成为我们写日记的主要题材。”我本以为第二天有许多学生带花来,还在为没处放而发愁,想不到第二天只有小昊带来了一个盆、两个水仙球,我立即表扬了他,还随口说了一句:“要是有鹅卵石会更美!”第三天他拿来了一大堆鹅卵石,小心地放在盆里。他每天细心地给水仙花换水,天气好时捧出水仙花让它晒太阳,乐此不疲。后来我碰到他爸爸后才知道,这是他与爸爸一起去花木市场买来的,鹅卵石也是与他爸爸一起跑了老远去海滩边捡来的。在他与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水仙花长得很快,没几天抽出了许多新叶,同学们一下课就围在那边,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的认真观察下,一篇篇生动、鲜活的观察日记就诞生了。随着水仙花的长高、开花,学生的日记写得越来越好了,小昊也变了,变得自信,变得越来越有约束力。看着这一篇篇日记,望着这鲜花怒放的水仙花,闻着这芬芳扑鼻的水仙花,我不由得感动了!我为自己先前对他的批评而内疚、自责,这么可爱的孩子我为什么总是批评他呢?以前我为什么没看到他的长处,为什么眼睛只盯着他的短处呢? ……此处隐藏14221个字……我自己!
今天英语课,正让孩子们读词汇表。一抬头,徐朝科正陶醉地咬指甲。单词正读到“hello,hi"我领读:Hello,徐朝科!孩子们一怔后,马上会意,整齐的跟读:“Hello!徐朝科。”我望着他,没有怒气,微带笑容。他也读懂了我脸上的表情,开始不好意思的笑。"Hi,徐朝科!”孩子们接着跟读。徐朝科开始笑着坐直身子,双手拿书,随大家一起读。其他孩子也发出会意,善意的笑声。这种善意的提醒,效果好的令人难以相信。徐朝科同学在这节课剩下的时间了竟非同寻常的兴奋和专注。这脸上的笑容没有隐去过。其他孩子也如此。这一节课就这么快乐舒心的感觉中结束。
欢喜和善意是可以传递并复制的。当老师心拥欢喜,会挡也挡不住地把善意和欢喜传递给学生。而他们无条件地回报你成倍的快乐和善意。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来!拥抱一个!
从五5班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有说不出的浮躁。那个张琦宇实在让人不省心。管他吧,总是被他惹的自己的心里毛躁,极不舒服。不管他吧,我也实在不忍心把他放弃!几乎每次在五5班生气,都与张琦宇有关。比如今天,孩子做作业时,给他们放一段西域男孩的音乐。张琦宇喊:“难听死了。”忍住,不理他。布置作业,还没说完呢,他开始插话:“做不完怎么办?”我狠狠瞪他一眼,大吼一声:“你给我嘴巴闭上!你什么时候做完过了?”其他学生开始发笑。孩子毕竟是孩子。老师不发火,他嬉皮笑脸。真发火了,加上同学的嘲笑,他焉了。看了,又让人觉得自己太残忍!
第二节社团活动课。我坐在办公室里。张琦宇的社团的五1班,办公室旁边。他从楼梯上下来,向办公室里张望。我刚好抬头。他竟然笑着,招着手,眼神中透露着纯净和朴素,对我喊:"Hello!窃
Miss Xu!”
那语气神情如同许久不见的熟人,在异地意外重逢一样亲切。笑着回应:“Hello!张琦宇!”他一笑,闪进旁边的五1班。曾老师紧跟其后,笑着问我:“他在跟你打招呼啊?”言外之意:真是难以置信。我笑道:“是呀。”,
心底那愧疚的感觉又泛起。坐不住了,起身到五1班,我摸着张琦宇的头,说:“老师很感动!谢谢!”第二节课下休息,张琦宇和同学在教室门外,我刚好路过。心底暖暖的感动之意又升起。(也许是春天时节,人最易为小事感动)我说:“来。老师拥抱一下。老师很感动!谢谢你!”伸出双臂,我给了我这个之前总让我头痛的小男孩一个真诚的,大大的,结结实实的拥抱。旁边的男孩们没有喧哗,只是微笑。也许此中真意,他们也懂!
第三节课下,所有在五1班上社团活动课的五5班孩子们,都透过窗口纷纷向我招手。心底又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感动。
心里时常念着宽容待人,我怎么就容不下张琦宇小小捣乱。也许,他只是想得到我的注意,只想让我待他如同其他孩子一样,只想让我喜欢他。“相由心生”当我自私地给他贴上标签。于是,无论是眼神,言谈,语气还是举止,都有形无形的透露着一种信息:你是一个不好的学生。你真令我头疼!我是一个多么可恶的,没有耐心的,粗糙的老师!还如此小人之心!幸好!童心单纯干净。孩子没有记恨的心。他没有因我不喜欢他也把我贴上一个可恶的老师的标签。
张琦宇一句“Hello!Miss Xu!" 令我心生感动,唤醒我心中最珍贵最善良的角落。我庆幸:我还没有把自己太迷失!
也许,能感动,也是一种运气!
后记: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静下来,退回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心灵最纯朴,干净处。向内看,反观自性。
感谢孩子们给我小小感动!这小小感动如同涟漪,层层传递,扩大我心灵深处良善和纯净部分的直径。
谢谢!
2011年4月16日
教育小故事一等奖————会跳舞的小蘑菇清脆的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音乐表演的氛围中不肯下课。我连弹三遍师生道别曲,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地和我说再见。其实,自从实施课改以来,我上音乐课的心情也有很大的改观,常常被孩子们的奇思妙想逗得乐不可支。
低段的音乐课中有一次我安排了“星星闪烁”小组评比活动。孩子们刚学唱完歌曲《大鹿》,就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在他们连比带划地讲完一个个动听的大鹿故事后,我宣布:“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鹿故事情节表演。每个小朋友都必须参与,创编时间只有三分钟。”孩子们立即投入有趣的角色动作创编中,一些舞蹈基础好的同学主动担任了骨干力量,可第六组小朋友却闷闷不乐。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你们不喜欢表演?”所有的孩子用手指着一个泪汪汪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他不跳。”我用询问的眼我看着这位小朋友,他用蚊子哼鸣般的声音嘟噜着,我不得不用我的耳朵对着他的嘴,才听清楚他在说:“我不会跳舞。”“你不需要跳舞,你只是和小朋友到森林里玩。森林里除了大鹿、猎人、小兔子,还有很多很多别的东西。你用动作表现出来,让林老师猜一猜,好吗?”我笑着边说边拉拉他的小手替他鼓劲。
很快,表演的时间到了,一组接着一组都表演得很棒。我每给他们贴一颗幸运星,孩子们都用“V”的手势来表示成功的喜悦。轮到第六组了,孩子们自发地给他们掌声鼓励。在《大鹿》的音乐声中,我看到了他们搭的小房子、长着角的大鹿、一蹦一跳的小兔子和端着猎枪的猎人。那个胆怯的小朋友正蹲在房子的脚下,看样子他表演的是一个小蘑菇。他用双手在头上围了个蘑菇伞,只是一动也不动。音乐越来越欢快了,孩子们都进入了角色。我看到了这只“小蘑菇”开始一摇一摆地动起来了,弯弯腰,撅撅屁股,还长高了一些,无疑他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了。表演一结束,班上的小朋友都被“小蘑菇”滑稽、可爱的表演给乐坏了,同学们拼命鼓掌。我给这组也贴上了一颗幸运星,问:“这组表演中最受欢迎的角色是什么?”孩子们不约而同高兴地叫着:“小蘑菇,小蘑菇。”我拉着“小蘑菇”问:“能不能说一说你表演时的感受呀?”他满脸通红地说:“我觉得小蘑菇被风吹起来的时候、长高的时候也会跳舞。”
下课了,孩子们却恋恋不舍,要求再表演一遍。我感慨万千。以前像这样的课,我可能会请一些表演好的同学上台做示范,其他的同学模仿。因为领会了新课改新理念,转变了评价方式,我开始注重孩子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等。这样,原先许许多多像“小蘑菇”一样不敢表演的小朋友,逐渐也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体,开始有了自信心,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以上的例子,只是课改浪潮中一朵很不起眼的小浪花,是我在教书育人和课改实践中的一点小光彩,一次小体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兢兢业业的精神,勤勤恳恳的作风,更需要一点纯真浪漫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真挚的理解和关爱,让我们为每一位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他们能在未来展翅翱翔!
教师朋友们,让我们化作一棵树吧,插撒绿荫的同时也壮大着自己;让我们做一条河,灌溉田地的同时也丰富着自我;如果生活是多彩色,我们就是那充满生机的绿色,小草是我们的衣衫,大树是我们的躯干,蓝天是我们的笑脸,我们不断延伸、伸展,插撒无尽的绿色,带给您一个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