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积累作文素材,并训练写作。
3、背诵本文
复习重难点:
1、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积累作文素材,并训练写作。
一、文化知识常识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
写陶渊明的对联:昔我曾眠三径菊;今谁又抱一山诗?
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基础知识梳理
二、解释括号前面词的意思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 )有怀,求之靡( )途。会( )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 )用于小邑。于时**未静,心惮( )远役,彭泽去( )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 )有归欤之情。何则( )?质性( )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尝从( )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 )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 )逝。寻( )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既自以( )心为形( )役( ),奚( )惆怅( )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 )晨光之熹微。
乃( )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 )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 )庭柯以怡( )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 )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 )扶老以流憩,时矫( )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 )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归去来兮,请息( )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 )兮焉求?悦亲戚( )之情话,乐( )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 )孤舟。既窈窕( )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 )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已矣乎!寓( )形宇内复几时!曷( )不委( )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 )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 )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三、文言字词句梳理
1、通假字:
乃瞻衡宇( ) 景翳翳以将入 ( )
曷不委心任去留 ( )
2、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 ) 眄庭柯以怡颜 ( )
倚南窗以寄傲 ( ) 审容膝之易安 ( )
园日涉以成趣 ( ) 乐琴书以消忧 ( )
或棹孤舟 ( )
3、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 ( ) 既自以心为形役 ( )
夫:问征夫以前路( ) 乐夫天命复奚疑( )
故:故便求之 ( )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求之靡途 ( )
四方之事 ( )
奚:奚惆怅而独悲 ( ) 乐夫天命复奚疑 ( )
而:门虽设而常关( ) 觉今是而昨非 ( )
时矫首而遐观 ( ) 鸟倦飞而知还 ( )
委:曷不委心任去留 ( ) 王年少,委国事大臣 ( )
委命下吏 ( )
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既窈窕以寻壑 ( )
往: 怀良辰以孤往( ) 悟已往之不谏 ( )
4、古今异义:
(1)于时**未静
** 古义:( ) 今义:( )
(2)尝从人事
人事 古义:( ) 今义:( )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古义:( ) 今义:( )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 ) 今义:( )
(5)幼稚盈室
幼稚 古义:( ) 今义:( )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古义:( ) 今义:( )
(7)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义:( ) 今义:( )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义:( ) 今义:( )
5、文言句式:
A、宾语前置
(1)复驾言兮焉求 ( )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
(3)乐夫天命复奚疑 ( )
B、省略句
(1)情在骏奔( )(2)寓形宇内复几时 ( )
(3)稚子候门 ( )
C、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 )(2)既自以心为形役 ( )
D、介词结构后置 ( )
(1)农人告余以春及( )(2)将有事于西畴 ( )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四、文本素材挖掘和运用
(一)、作文素材(学会善用课文内容作论据)
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不管你到了天涯海角,家都使你魂牵梦绕。当年,陶县令摆脱了官场的束缚,急急往家里奔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可用于“家”“亲情”等话题)
(二)、重点人物素材陶渊明在各种话题中的灵活应用
素养: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
穷则独善其身: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
镜:镜乃一种品格,既然是品格,则有高尚与低劣之分。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他们各有所爱的“镜”,他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坚持的秉性。然而选择“低劣镜”的人亦有之,“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吴王面前为越国求情,是奸臣,是越国的叛徒;“张昌宗恐太后—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是小人的行为,是遭人唾弃的国贼。然人各有“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镜子品格的选择。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中的文言现象
3、以《走进陶渊明》为题,写一篇文章
附: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1、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