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支教故事 山那边,有我们共同的梦啊

时间:2024-12-03 07:49:00
支教故事  山那边,有我们共同的梦啊(全文共2070字)

支教故事 | 山那边,有我们共同的梦啊

青春如同海风,吹拂着人生的舟,执着地、向往地渡过了时间的海。2019年8月,从西安到马边,1068公里,陕西科技大学研支团第一年来到省外参与支教扶贫工作,这一次我们来到了位于小凉山腹地,曾让20多万彝汉群众长期饱受贫困之苦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在我们的服务地学校--——苏坝镇初级中学,彝生占比超过95%,一切都是崭新的。

回首已经过半的支教生活,我与同行的五位伙伴一同看过了山那边升起的暖阳、连绵不绝的高山陡坡,也曾独自感受这里晚夏的微风和初秋的清气。如今,我再次踏上旅程,期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和我的孩子们相互照耀,相互温暖。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铭记过往,不畏将来

回忆前一个半年,支教生活是难忘且倍加珍贵的。我们经历过马边县50年一遇的暴雨洪涝灾害,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参与抗灾救援和城市清淤工作;开办过青少年暑期夏令营,为当地43名留守儿童带来了情感陪伴、兴趣培养和学业辅导;组织过青少年爱国主题教育,让学生用歌声、文字和油画向祖国告白;学习过身边和荧幕中的优秀事迹,与支部成员一同成长,在教学和思想上找准站位;参与过送教上门、家访慰问,与校方一同解决残障学生和问题学生学习内容匮乏、学习意识淡薄等问题;开展过“青春一帮一”系列活动,以结对帮扶的形式为当地孩子带去了了解外面世界的通道,并向他们送去了哥哥姐姐们的温暖;助力过马边文明城市的建设和宣传,向民众宣读倡议,从我做起,影响更多的身边人。

会心处不必在远,已经过去的半年有太多的美好,孩子们遇到疑惑后突然地大悟、伤心后慢慢扬起的嘴角、犯错后勇于承认的态度……带着少年气的你们,成为了越来越可爱的样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更加坚信你们值得更好的未来。以后的日子,一起加油啊!

疫情来袭,共度时艰

2020年伊始,一场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宁静,让本该在2月就上岗支教的我们六人不得不在家中完成“停课不停学”相关工作。疫情期间,研支团积极参与爱心捐款,主动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并发出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为主题的海报倡议;为了提高学生的居家防疫意识,研支团邀请兄弟高校的研支团老师为服务地学生带去了线上防疫讲座和普法宣讲;针对上网课困难的学生,研支团为他们送去社会爱心人士的平板电脑,并叮嘱他们以后要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为引导服务地学生全方位感受知识的力量,研支团发起以“用心感受知识,用耳聆听世界”为主题的成长助力行动,为学生整理出趣味科普、名著导读、文物历史等课外学习素材,教育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0年4月2日,研支团全体成员到岗到位,积极参与服务地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应急演练,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开学已半个月,我再次见到了这里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月和那群如星星般闪耀的孩子,校园里再次充满了生气,这后一个半年正在进行时……

山这里,山那边

4月18日,我与5位支教团伙伴及校方有关老师一同前往学生家中开展控辍保学、限期入学等工作,路上的诸多画面令我感触颇深,在双手牵着黑猪的妈妈背上啼哭的新生儿、行走于山间忙于摘茶的辍学少年阿罗牛布、帮父母分担经济压力在田间地头“打笋子”的曲别格胡和“捉蚯蚓”的吉胡彝批,这些14岁左右的孩子,俨然已经成为了家里的小小“顶梁柱”。与此同时,辍学问题成了“硬骨头”,通过两日挨家挨户的走访和劝返,大多数居家的“问题学生”已经返回校园,截止目前,我所任教的七年级十班已回收学生共3人。

山这里,孩子们的梦想正在慢慢孕育。有孩子常问我:“山那边有什么?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好吃的吗?上学放学都可以坐车吗?大学究竟有多大啊?”我通常都会告诉他们:“山那边的风景很美,你所好奇的、想要的、需要满足的都会在你好好学习后逐一实现。到那时,你就可以昂首阔步的走出这里,同时,也希望你们学有所成之后能够回到家乡,在这片养育你的土地上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一次班会课上,我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梦想,55名同学中只有1名苗族学生,其余都为彝生,通过翻阅他们写下的只言片语,其中出现最多的几种职业分别是老师、医生、警察和军人,也有很多“问题学生”想要“开大车”、去上海、北京打工等等,只有少部分同学写上了“我不知道”。于是,我开始在课堂之外给他们灌输诸多名人励志的经典故事,“司马迁立志写史书最终被后世尊称‘历史之父’、牛顿立志打开自然之谜最终成为近代物理学之父、茅以升立志要造一条结实的桥而后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等等。”每当讲起名人的励志故事,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眼里发出了久违的光。本学期开学已有半个月,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与上学期相比,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倾诉苦闷寻求帮助的学生变多了,课上开小差左顾右盼、课下违纪懈怠学习的同学变少了。渐渐地,我和学生们拉近了距离,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开始萌生。周五放学与他们一同步行2公里去“老粮站”取快递、教室里与他们一同担任“炊事员”给班级同学盛饭、与他们一起画黑板报、清扫教室卫生……他们正在慢慢变好,我们正在相互照耀。

有时,我也会思考两年后的他们会怎样,是考上高中乃至考上大学,或初中毕业在职校学一门“手艺”,或出门打工赚钱养家、亦或是在家务农延续家族生活等,这样的“剧本”在我脑海中浮现过多次,所以我会时常将“智志双扶”纳入教学工作,力求让学生们在未来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林语堂曾说过:“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的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我的孩子们已经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正静待发芽生长。一年的时间不长,我愿化成一缕阳光,时刻照耀着你们,也祝福你们都能够去到山那边,因为那里有你们的梦啊!

《支教故事 山那边,有我们共同的梦啊(全文共207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