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工车间公用班技术员事迹材料
**是热电厂热工车间公用专业工程师, 2014年由于工作需要她从汽机班调到公用班。在大家眼里,公用班是管外围的设备的,不如汽机、锅炉班重要,感觉没什么作为。可是她并不这么想,在她眼里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用心,小天地一样有大作为。
短暂的适应之后,她仔细分析了公用班的人员现状,制定了一套自己的"小办法",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带动了班员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整个班组技术管理再上新台阶,班组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热工车间全体员工的普遍肯定和一致好评。
巧用科学方法 解决现场难题
公用班虽说是管外围设备,但是所管设备遍及全厂各个角落,甚至是死角,无人问津之处。针对设备死角,如电除尘加热梁等大家都不注意的设备区域,她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首先自己先去处理,积累出经验,再通过技术培训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交给班员,增加大家对所辖设备的了解。针对设备故障率较高的区域,如一二化水现场的电磁阀、干燥器等,每次一出问题,她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巧用"qc活动的因果分析图法"将设备故障罗列出来逐一排除,最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利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经过多次试验,她对故障的原因一找一个准,很少失误。针对重点区域,如程控系统,采取定期检查硬件和软件,检验运行状态,同时班组设备包机人员按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保证了重点设备的安全运行。
这种科学方法的巧用,不仅解决了生产现场出现的各类瓶颈问题,也使公用班在2014年和2014年里,有2项"qc成果"分别获公司级"qc成果"一等奖和自治区"qc成果"优秀奖。
抓准时机 技术练兵
为了提高班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她真是煞费苦心,除了每月技术培训计划、岗位练兵外,她还经常一对一进行现场讲解,实际操作练兵,还不时地安排班组技术骨干给大家实际操作示范并讲解,鼓励班员之间互相学习。她绝不就此满足,她还不停地寻找时机进行她的技术练兵活动。
终于给她寻到了2014年的一化水plc程控系统改造这个大好的时机,她充分抓住这个绝佳机会,开始了技术练兵计划。在改造的第一阶段,安装电缆槽架,电磁阀箱。她就安排专人跟随厂家,熟悉现场设备、熟悉改造的内容、掌握所辖设备的工作原理。前期的跟随工作为以后的维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改造的第二阶段,敷设电缆、机柜就位、设备接线等重要阶段,这是锻炼基本技能的绝佳时机,是熟悉设备的最佳时候,是提高技术水平的良机。她不失时机地给班员讲解设备的控制原理,帮助班员分析查找问题的所在,引导班员解决问题,结合现场出现的问题,上了一堂堂卓有成效的培训课,有效地提高了班员的技术水平。一化水改造结束后,设备缺陷率最低,而且90%的现场问题班员都能自行解决。
善于积累 不断完善各项技术资料
刚到公用班时,她是空着手,一片空白而来。可现在你再看她,俨然是公用系统的行家里手,光工作笔记就是厚厚的几大本,脑子里装的也是满满的,她整理、编写的技术资料更是小山一座,这都归功于她的善于积累,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还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她针对公用系统是进口设备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翻译了大量的技术资料,以及现场急需的设备资料。就拿一、二期除灰系统来说,设备全是进口的,所用的控制系统也是进口的,连设备名称都是英语字母,更不必说控制系统的软件编写,更是无人能懂,也无从下手。只能靠以前处理的经验,当经验不管用时,常常解决不了问题。
为了能使班员能直观的判断出故障的所在,她翻阅了大量的图纸和英文资料,翻译了几十页的i/o清单,设备清单,亲手张贴在控制盘内,并将控制盘内的开关和接触器等设备标注中文名称,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检维护工作。提高了班员处理问题的速度和质量。
同时她将几百行的软件程序加上注解,方便阅读,同时从控制原理上真正掌握控制逻辑,查找到相关的设备,并将每个控制逻辑逐一讲解,并且告诉班员设备所在的位置,设备的接点类型及定值,故障的排查等,使班员更深入地掌握了所辖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了班员的理论技术水平。
她还完善了很多其他技术图纸,如一二化水的程控柜接线图,一二除灰的程控柜模块接线图,各类技术改造、移动图纸等,她还编制了各类检查表格,对现场的重点部位进行监护,大大方便了现场的工作。
注重小改造 祛除大问题
虽然公用系统所辖设备范围较大,遗留问题较多,但她并不着急,而是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一次次小小的改造,有条不紊地一个个消灭。
就那二化水空压机干燥器来说,经常出现不能切换现象,大家拍拍打打好一阵,过一阵又不行了,每次这个人处理了过几天另一个人又碰上,总是处于一种时好时坏的状态,不仅成了班员的心病,也成了化水车间运行人员的心病。因为,一旦干燥器工作不正常,会影响压缩空气的压力、温度及干燥程度,轻则影响电磁阀的正常工作,重则影响阴阳床的正常运行。看到这一现状,她积极地寻找控制原理图,分析故障的原因,更换故障的部件,协调运行人员试验,组织人员花了5天时间解决了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该干燥器一直运行正常。维护量等于零。
像这一类的小改造她攻克了很多,近2014年公用班就申报了技术改造项目6项,技术攻关1项,都是在她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公用班独立完成的。这些小改造不仅保证了现场设备的安全生产,而且还为热电厂节约了不少改造和材料费用。小改造,起了大作用。仅2014年,公用班自行完成了各类技术改造6项,技术攻关1项,不仅解决了生产现场的技术难题,还提高了班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热电厂节约了不少检维修费用。
在今年的一化水plc程控系统改造项目中,她表现尤为出色,从第一阶段技术协议要求的提出,现场电缆槽架、电磁阀箱的施工到第二阶段整个现场施工安排、统筹进度、技术指导、系统上电试验及投运到第三阶段系统的完善工作,都是由她全权负责的。每天她总是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连续加班加点几个月,从未休息过,说到嗓子哑却依然哑着嗓子讲解着,站到腰麻木的失去了知觉却依然站着,上火上到几天不上一次厕所。大家都劝她,女人吗,干吗那么拼命?而且少你一个也不算少,多你一个不算多,而且又不是锅炉、汽轮机,没那么着急,干么把自己折磨成那样?可她说,"工作时我完全忘了自己是一个女人,我只知道我是一名技术人员,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岗位上,我都是这样。因为我一直相信只有用心,小天地一样有大作为。"
在她这种工作精神的鼓舞下,班员学习技术已蔚然成风,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公用班到目前为止已连续安全生产1223天,全年未发生一起一类障碍等事故,连续2年被评为热电厂"先进班组"称号。
第二篇:热工车间技术员工作标准 ……此处隐藏2510个字……了尽快解决这个生产难题,我接连几天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钟。车间领导知道后,来到现场和我一起分析问题,并鼓励我:“办法总比问题多”,通过与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终于发现是电源设计不完善。后来与电源厂家协商,改进了电源技术指标,问题顺利解决了。
多年来,我所调试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都在99%以上,技术改进十余项、自制多种调试工具,得到质量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
,我被绵阳市授予“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我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快乐,我为自己取得的成绩高兴。虽然我学历不高,但只要肯钻研,照样能在技术创新的领域里,有所作为。我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他们看到我的进步,十分高兴,他们说:“国家、工厂都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儿子好好干。”我便暗自下定决心,今后要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生产一线很辛苦,尤其是在产品调试岗位,一般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因此,我总是和班内的党员一起,带头加班加点,和大家一起吃盒饭,中午晚上加连班。不仅如此,就连休息的时候,也要随时待命。每年过春节,公司放十天假,我们只能放三、四天,甚至都保证不了。今年春节,我回安县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接到任务后,初二就赶回来上班了。有时,我还得半夜两、三点钟爬起来,进厂排除故障,第二天照常上班。
今年6月,我父亲生病住院,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我没有请一天假。在父亲卧床住院的十多天里,我仅仅是利用加班后的空隙时间,匆匆赶到医院看看,好在父亲理解,并不埋怨。尽管父亲全力支持我工作,要我以事业为重,但我心里还是深感愧对父亲。
去年秋天,为了满足飞机公司的总体生产进度,我们从下午一直干到第三天凌晨。这时,公司领导来到现场,亲切慰问我们,鼓励我们发扬九洲人“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打好攻坚战。公司领导的鼓励,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经过30多个小时的奋战,产品保质保量地装到了飞机上。回到家里,爱人心疼地说:“你看你,眼里都布满了血丝,你到底图个啥子哦?”。我笑了笑,我的确很累,但我很有成就感,能为国防建设作贡献,我很快乐。
调试高频段大功率发射机,是许多人都不愿干的活。大家都知道,几瓦的手机都有辐射,上千瓦的发射机辐射肯定更大。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主动抢着干。有时,发射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要求进行冷热试验。这种活相当苦,我是副班长,本来可以安排别人干,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越是艰苦的环境,越应该冲在最前面,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低温试验的冷箱,温度达到零下55度,我总是抢先钻进去,往往一下子就把我冻得没有了知觉,但我仍然坚持,直到查清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最难受的还是进行高温试验,在高达70度的环境中排除故障,比冷还难受,胸闷
第五篇:车间工艺技术员先进事迹
车间工艺技术员先进事迹
“三十而立”是孔老夫子流行千年不衰的名言,男人到了三十岁似乎应该发一点儿庄严的感慨,抗金英雄如岳飞不禁也感叹“三十功名尘与土”!问问现今已至三十的郭常辉,而立宣言是什么,他说:“功名和欲望人人都有,但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这就是不善言谈的塑料厂线性车间工艺技术员郭常辉。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分配到塑料厂低压车间。初入工厂,他的心情激动中透着一丝紧张,面对轰鸣的机器、林立的塔群,他已经知道自己的人生坐标应该定在这里,生命的火花应该在这里闪耀!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跟着老师傅去现场查流程,认认真真从基本功学起。他走到哪学到哪,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学习,现场的某个角落,常常能够看到他和师傅、技术人员蹲在水泥地上,用粉笔画流程图作讲解。随时随地悟出点道理,他都会立刻记到笔记本上,生怕灵感一纵即逝。他向一切可以请教的人求教,技术员更成了他“穷追不舍”的对象。一位多次被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技术员说:“说实话,问多了我也有点烦,但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劲头,确实令人感动。”上学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他在工作的九年内积累了十多本学习笔记。
2014年岗位调动,他来到了线性车间,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设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凭着勤思善钻的探索精神、吃苦耐劳的实干作风,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很快成长为一名熟知各个岗位的青年作业能手。把工作交给他,同事安心,领导放心,他成了车间的骨干力量,他是员工心中的技术能手。2014年他被提升为线性车间工艺技术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郭常辉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论是工艺上还是设备上发生了异常情况,他都要记录下来,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两年刻苦的学习,他已经熟练掌握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各岗位的操作技术,对其中的优缺点更是了然于胸。2014年,在他的建议下,车间决定对排放气回收单元进行改造。从前排放气回收的能力仅仅为40%,大量的液体回收不回来,排放到火炬燃烧掉了。他写好了详细的改造步骤,领导批准后亲自带领员工将新进的冰机加入到回收流程中,并将排放气压缩机改为两台,使排放气制冷能力提高,加大了处理气体量,回收的液体量增多,把回收量从40%提高到80%,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异戊烷的浪费。
2014年公司大检修时,他负责造粒、风送、排放气回收三个岗位的检修。三年一次的大检修期间工作量常常是超负荷的,他带领班组的员工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经常是一干就干到天黑,中午吃不上午饭已成了常事儿,有时遇到特殊情况,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作为技术员,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身为党员,他肩挑重担,从无怨言。造粒添加剂称s-6251/6253在检修时进行了改造,可是改造后,称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与器壁间的间隙又很小,添加剂在搅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很难排放出去,而添加剂的熔点又较低,很容易造成结块现象,影响了正常生产。郭常辉细心的琢磨了两天后,提出了整改意见,决定将添加剂称s-6251/6253内的搅拌器停掉,并将s-6250中的搅拌器也从逻辑上禁止,这样产生的热量大大减少,改善了添加剂结块现象,恢复了正常生产。
郭常辉家在卧里屯,通勤车上人很少,不很拥挤,但是不管是酷暑难熬的夏天,还是冰雪覆盖的冬季,他总是骑自行车上班,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比坐车方便,可以早到现场检查一下设备,下班晚回去点也没关系。多年来,多少次放下刚端起的饭碗、多少次睁开惺忪的睡眼,半夜起身赶到车间处理事故,他从来都是说走就走,放弃了许许多多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牺牲了大部分八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他常说:“干我们化工这一行,险情就是命令,事故就是警钟,只要设备正常生产,我的心里就感到莫大的安慰。”1996年工作以来,郭常辉参加各种现场抢修和故障处理多达百余次。2014年他被评为公司安全先进个人,他的《排放气回收改造》、《优化s-6251/6253操作》获得公司qc成果一等奖。
郭常辉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凭着忘我的工作精神,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忱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朴实的青春之歌。他始终无怨无悔,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在平凡中闪现出自己最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