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注会考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时间:2024-09-09 13:20:42
注会考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全文共18263字)

第一篇:注会考试心得 (2)

1、树立资产负债观的理念(重点注意!!)

张老师在第一讲时就提到学习会计应树立资产负债观的理念,后来学到《所得税》这章时才对资产负债观有了比较清淅的认识。资产负债观要求首先确认资产和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所以在确认所得税费用时应当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然后再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差额调整所得税费用。

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时,应当根据资产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来计量。比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将来可以少交税,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所以他符合资产的定义,应当确认为资产。并且,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虽然当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大于会计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基础,多缴纳的税款实际上是预付的税款,相当于预付账款,应当确认为资产。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时应当以未来可以预见的所得税税率来确认,因为资产是未来的收益,它抵减的是未来的税款,所以应当以未来的可以预见的税率来确认所得税资产。

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可以很准确的预见到未来所得税资产抵减税款的金额、年份和税率的话,那么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就应该按照相应年份抵减的税款和当年的税率加权平均来计算。

资产负债观注重资产的全面收益,即认为收益应当是企业财富的增加,即净资产的增加,注重企业财富的增加,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在财务报告这一章,利润表中增加了综合收益这一项,我认为这正是资产负债观在准则中的体现。

所以我们大家在学习时,应当注重对理念的理解,以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做为切入点,不要只停留的字面上,背过就行了,这样才能拓展自己的思路,为每一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对基本准则的学习

第一章总论主要就是基本准则,就像会计基本假设、信息质量这些内容我们应该不陌生,在会计基础中就已经接触到了,但这些内容真的很难理解,以至于从基础会计到注会也只是停留在背过的层面上。而且张老师在讲课时也说过,现在没有理解这些内容不要紧,在讲过了以后的章节后就会慢慢理解了。所以对于第一章的学习,应当反复钻研,每学过一章的时候就应该翻到第一章再看看,看看理解到什么程度了。(编者注:这一点我也比较认同!)

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会计四大基本假设,在合并报表这一章就应用到了会计主体这一假设。母公司和子公司,他们都有各自的会计主体,在合并报表中要把他们做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处理,但是他们的会计主体有重合的部分,所以在合并报表中才要做抵销分录吗,这么简

单的道理在学习合并报表这一章时就是想不明白,卡住了好长时间,所以建议大家时常翻到

第一章看看,或许有的问题就一下子明白了,这在佛法中好像叫“顿悟”吧。

再比如货币计量这一假设,我们国家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也就是说除了人民币以外其他的资产都不是货币。外币折算这一章,虽然外币也是货币,但是在会计核算中我们就不能把它当成货币,既然外币不是货币它的价值就会有波动,所以需要折算。其实我们可以把外币当成交易性金融资产来看待,每一单位外币就相当于每一份股票,汇率就相当于每股价格,汇兑损益就相当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样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还有就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一章,当时觉得这一章有困难就是被它的名字给唬住了,后来想明白了,不管是用货币交换和是用非货币交换不都是资产交换吗,只不过用货币交换叫做“销售”和“购买”罢了,如果把销售和购买叫做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话这一章也就没什么难理解的了。(编者按:很在理!很精辟!)

3、会计是一门艺术

如果画家对他所要描绘的东西不熟悉的话,就算他的技法再高超他也画不出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如果作曲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的话,就算他的音乐理论再深厚,他也创作不出感人肺腑乐曲。会计也是如此,会计的对象就是经济业务,对经济业务没有全面的认识的话,就算是会计方面的专家也写不出分录。在学习金融资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这两章时建议大家先补习一下关于证券方面的知识,要不然我们连债券和股票都不知是什么东西的话还谈什么会计处理,不理解的话只能去背,面对那一大堆陌生的科目想不头疼都难。如果抛开考试的因素的话,我觉得我们大家真应该去了解一下会计所描述的经济业务,会计为什么难并不因为会计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对会计所描述的经济业务不熟悉,甚至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花在相关知识上的学习时间已经超过了会计本身的学习时间。

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多关注一下股市,从宏观经济到行业再到个股都了解一下,这样对于我们的会计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4、站在管理的高度学习会计

以前没学过会计,以为会计就是记账,随着学习的深入才了解到会计是管理的一部分。在写分录时我们大家应当考虑分录后的管理思想。比如采购付款的分录,“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也可以写成“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和“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虽然这两个分录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从第一个分录就可以看出这企业的内部控制有问题,采购和付款没有分开。

还有“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这个分录,为什么不写成“借:应收账款 贷:未分配利润”,这样不更省事吗,省得月末还得结转本年利润。但是如果直接贷记未分配利润的话,如果企业管理者想要查看某个时期的收入的话就非常麻烦,因为未分配利润这个科

目无法直接体现收入。

再比如,待处理财产损益这个科目,盘盈盘亏的资产必须先计入这个科目,等到管理层决定处理意见后再作处理。如果会计的角度来看根本就没有必要,但正是因为会计要体现管理所以才会有这些科目。

所以我们大家在学习会计时应当联系管理,不管目前中国的企业对会计的管理职能是否重视,我们都应当把自己当成一个管理者,这样我们的职业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方向和更高的层次。

前面说了很多关于学习方面的事情,下面说一下关于学习时间和考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我是在职考试,所以每天学习的时间大约两三个小时。2014年共报考了3门,会计、审计和公司战略,后来由于时间来不及放弃了公司战略。其实每天能够充分利用那两三个小时的话,还是能准备三门的。网络学习的好处非常多,但是也容易分散注意力,一会看看新闻,一会玩玩游戏,总是集中不起注意力来,有时候一边听着课件一边看着电影。随着年龄的增长,诱惑太多,烦心事也多,想要集中注意力真是件难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以后真应该加强集中注意力方面的练习。

学习计划进度什么的就不说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参考的价值不大。在考试的时候最好用细一点的笔,考审计的时我用的是0.5的中性笔,平常写出来的字挺细的,结果考试的试卷纸非常的吃水,写出来的字非常粗,最后的综合题要在小框框里写好多字,根本就写不开,我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全连到一块去了。所以大家在考试时 ……此处隐藏14470个字……税结合考察,难

度就又double了。 2.

3.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长期股权投资解决的是母公司个

别报表如何处理的问题,企业合并是购买点如何编制合并报表的问题,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解决的是后续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如何编制合并报表的问题。合并中再考虑递延所得税,难度就很大了。这块应该是会计里面难度最大的地方了,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讲,考试的内容、方法都比较固定,不必太担心。不过要熟练的掌握,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的。

其他章节不是说不重要,只是说相对而言确实简单一些,掌握基本概念,会计处理方法,然后做几道题应该差不多了。但是会计考试各章节之间结合的特别密切,每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最后的结果错误,而判卷时又只看最后结果。

提到审计,很多人感觉难度很大。但个人觉得,审计复习掌握一定方法,应该是可以比较容易通过的。对比新制度下的各年真题,可以发现几乎每年的题型都是一样的,考察的是对审计思路的理解,即风险导向性审计的思路,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翻一下教材目录,就能感觉的出这种思路。第一部分是审计起源、发展经历、审计职业道德之类的;第二部分就是审计基本知识,即掌握审计术语;第三部分进入重点,讲的就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风险应对;第四部分就是讲各大业务循环,在循环中应用审计思路进行审计;第五部分就是讲些特殊考虑事项,舞弊审计、管理层沟通、集团审计利用其他cpa工作、比较数据等等;第六部分就是审计产品:审计报告,会具体讲解审计报告内容,具体情况下审计意见出具等等。在审计学习中一定要一种总体思路,这样才不至于限于书中的细节而浪费了时间。当时听课时记得刘圣妮老师说书要看三遍,看通看透。能够多看几遍固然是好,但复习时间有限,而且考试也还是比较大框架的考察,没有必要把书看那么细。个人觉得第一遍的话边听课边看书,对于讲课老师没有提及的内容,扫一眼即可而不必看太细。然后第二遍整理下总体的思路,研究下历年审计真题,再针对性的记忆些内容(我当时就记忆了些网校徐勇涛要记忆的东西,竟然考试中很多都考到了)应该足以应付审计考试。

税法考试难度应该不 算太大,而且个人觉得税法是不用太看书的。我复习的时候教材就是网校叶青老师的讲义,听课熟悉了各个税种的使用范围、税率以及税收优惠等。然后对该记忆的部分反复记忆。固然那么薄的讲义难免遗漏书中某些知识点,但是毕竟那些知识点出镜率比较低,花80%的时间去看那遗漏10%的知识点不划算。熟练掌握了主体知识部分,足以得到不错的分数。税法学习我觉得把握一下几个方面:

1. 对每个税种,掌握其征收范围、税率(eg. vat 17% 13% 7% 4% etc, 要熟练掌握不

同税率使用情况)、计算过程和方法(税率使用掌握了,还要注意税基)和税收优惠。学完每个税种,可以这样过一遍,整理下思路。

2. 流转税和所得税是税法考试中的两大重点,占了分值60%以上。这两块要重点掌握其

计算,这两块需稍微多做些综合题。流转税包括: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营业税,这部分计算比较综合,特别容易出错,要重点把握。企业所得税计算要特别注意纳税调整事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虽然考试不考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但以这个表为思路来学企业所得税倒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其他小税种算法很简单,最麻烦的就在于税

收优惠这块特别麻烦,要记忆的很多。对于税收优惠,可以比较记忆,另外稍微思考下那些税收优惠的基本原则(eg对农业、教育、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支持)。

3. 另外,税法和会计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比如各种税种在会计系统里如何处理(进成

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或管理费用 etc)、所得税的计算等等,如果是一块考,可以将两者比较一下学习。

对于经济法,没有太多理解的东西,复习思路也简单。第一遍听课,知道哪些知识点需要记忆,我当时听的郭守杰的课,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之后就是记忆+ 记忆+记忆…..复习时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比例需要记忆,可以把这些知识点整理出来,整理的越简练越好,这样复习时很快就可以很快过一遍,然后联想记忆的效果更好。当时我记的都相当熟了,可2014年考试我记忆的知识点都没考,全是考得很偏的知识点,能过全是侥幸…至于今年怎么考,各位自己好好把握…经济法不需要做太多的题,做题也是以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为目的。

财管,虽然分数不低,但还是觉得挺麻烦的一科。财管学习第一遍不用考虑太多,跟着听课然后做些题目,知道整本书大概在讲什么。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可以稍微总结一下,把握重点,可以大概以以下几个模块来学习:

1. 管理用财务报表和企业价值评估。管理用财务报表是第三章的内容,涉及到披露用财

务报告如何调整到管理用财务报表,这个调整也是之后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企业价值评估用dcf模型,现金流量的计算和这块也紧密联系。另外这块也涉及到可持续增长率、内涵增长的计算等等,这块内容每年考试都会占较大分值,公式也较多,容易出错。

2. 项目投资评估,设计到项目投资评估,资本成本的计算和调整,用capm模型调整计

算资本成本,同时还可能考虑期权对于项目评估的影响等。这块也属于难度较大的部分。

3. 筹资管理,考虑不同筹资方式对企业价值影响,和资本成本的计算也结合的较紧。

4. 营运资本管理,主要是现金、应收帐款和存货这三个科目的计算和比较,考试一般考

察采用不同的信用期和现金折扣率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这块每年都会有一道大题,考试思路固定,还比较容易。

5. 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这块相对而言难度也不大,每年都会有一道大题,会使用标准

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会计算管理会计中的业绩评价方法基本差不多了。

财管、税法和会计三科个人感觉是比较需要做题的。当然也不是漫无目的的拿起题就做,第一遍做题时可以就按部就班的听课做题,然后再复习时个人觉得以这种专题形式比较好,把每个专题自己能够想一遍下来,然后针对性的做几道题,这样可以保证有清晰的思路,真正做到理解,无论题目怎么出都能做到用这个思路去解答。

然后战略呢,就不想说太多了,应该是里面最简单的一门了,书很薄而且一半是废话。第一遍可以比较迅速的看一遍,然后把重要知识点摘出来,之后看的时候主要记忆这些知识点,战略这科的思路就是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宏观层面有pestel模型,钻石模

型等,中观有五力竞争模型、行业生命周期等等分析工具,到微观层面有企业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等具体层面的内容。理解整体的分析思路,然后记忆重点模型和框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胡扯就足以应付考试了。

半年前多考的,现在有些不太清楚了,写得很不好。还有些感觉很难一一赘述,如果各位看到能够有那么一点点用,那我就很欣慰了。总体来说,cpa考试不难,但很烦,静下心来按部就班的学习,所有的人都能轻松通过的。先预祝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啦!

《注会考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全文共1826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