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发现与创造——读《语文的回归有感》
乌蒙镇中心小学 顾肖
在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一位文学博士在中小学进行语文教育探索的经历作一整体的巡礼,这样的个案有其语文教育的社会学价值。全书的主体是作者在小学所上的10节语文课,包括四部分:一是对课文的解读,这部分极能体现作者的文本赏鉴力。二是课堂实录,没有任何作秀成分的、真实的、朴实的、回到原点的语文课。三是听课的特级教师的评课。最后是作者课后的教学反思。 作者陈国安老师,是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安子”。本书以教学实录的形式,编入了陈老师的十堂小学语文课。这些课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运用原文来进行教学,同时还引导学生将原文与改编之后的课文进行比较,用心体会不同之处,品味文字的细微之处,培养孩子们对于语言的敏锐、丰富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多专家老师的好评,认为这样的课堂是弥漫着文学气息的课堂。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老师在为本书写的序中用这样四句话来诠释书名中的“回归”:
“安子的回归是回到教育的基础上去。”
“安子的回归是回到儿童的学习上去。”
“安子的回归是回到语文教学及语文素养的提升上去。”
“安子的回归是回到本真状态上去,是‘还原’。”
的确,陈老师能放下大学教授的身段到小学课堂亲力亲为,和小学老师一起研究、探讨,这是需要勇气和实力的,这样的专家才是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这样的研究才是“真研究”。
在陈老师的十个课例中,我对于《珍珠鸟》一课的教学最感兴趣。这个课例除了《珍珠鸟》课堂实录之外,还包含了陈老师写的3500多字的文本解读《阅读需要文化还原》、教学反思《从可怜的〈珍珠鸟〉看文学教育的“沦丧“》以及名师评课《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陈老师有着丰厚的语言素养,对文本的解读非常细致,也非常透彻,是一般的语文老师达不到的。现在我们教学课文《珍珠鸟》都把它定位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上,而陈老师认为这是一种误读,他联系作者冯骥才的写作背景,认为这是作者在经历了十年“文革”后的反思,为探求未来中国社会走向而写作的作品。原文中有一句话“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陈老师认为这是文心所在,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人都“怕人”,人与人的社会因为“与人斗”而“怕人”,通篇都着意于“怕人”,如何治疗这个已经人怕人的社会,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而苏教版《珍珠鸟》课文中将“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一句给删去了,相当于删去了文眼,也就不是文学作品的《珍珠鸟》了。陈老师认为,只有用文学作品的原著作为教材,文学教育才有可能。
难能可贵的是,陈老师在给小学生上课时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看得出他对小学语文的目标有着精准的把握。他用《珍珠鸟》原文给四年级的小学生上课,上课伊始,他这样问学生:“如果用一种鸟,或者孔雀,或者珍珠鸟,去比喻一个普通人,用哪一种鸟更合适?”学生选择了“珍珠鸟”,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陈老师又问:“如果将课文中的一对珍珠鸟比喻成一对普通的中国人,那么你通过课文读到了怎样的感想?”学生读出了珍珠鸟的可爱、调皮、善良等特点,陈老师就提示学生找出原文中才有的这一句:“有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引导学生从这一句话中去感受中国人“怕人”的特点,接着向学生简要介绍了“文化大革命”,依然围绕“怕人”二字,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在哪些地方写到了怕人,从中又读出了怎样的感想,这个感想要建立在把珍珠鸟比作中国人的基础上。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或许有一定难度,但是陈老师总是能巧妙地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从珍珠鸟身上读出中国人从一开始的“怕人”到相互信任的过程。课堂最后,陈老师希望学生就像文中那一只新生的珍珠鸟一样相互信任,做个可爱的中国人。整堂课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运用原文上出“原汁原味”的过程,是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语文课。
从陈老师的课例联想到联想到前不久在网上读到的一篇文章《我们的课堂教学真的“迷路”了》,文中针对课程改革以来的各种课例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名师的课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等学科丛林中。”“有些教坛新秀的课迷失在了多媒体教学的洪流中。”“评优课迷失在了追求完美导致的虚假怪圈中。”的确,纵观如今好多语文课,确实有些“迷路”了,让人失去了方向感,不知该往哪走了。而陈国安老师坚持将原文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比较揣摩中感悟遣词造句的精当,感受语言的魅力,弥漫着十足的文学气息。如果没有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或许这样的课堂是一般的老师驾驭不了的,但我们可以努力地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