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深入学习贯彻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并不能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更不能阻挡一年一度精心绘制的宏伟蓝图。在万众齐心奋战疫情之时,这一份沉甸甸的文件出炉了!带着使命,带着期盼,像春天一样准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我们如何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如何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中央一号文件都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哪些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领会。
今年的一号文件说了,2020年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每一年的三农工作都很重要,但2020年相当特殊,因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一年,要全面实现中国百姓口中代代相传,热切期盼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一是明确了工作重点,就是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二是强化了政策举措。针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工作落实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提出了一些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了补短板的政策支撑保障。三是强调了抓好落实。围绕补上影响脱贫攻坚质量和全面小康成色、到2020年必须补上的突出短板,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所以,今年的总要求,特别提到了:
两大重点任务:一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
一、五大举措攻堡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全党全社会总动员。截至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500多万,平均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770个贫困县已经或拟摘帽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我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特别是完成贫困县“摘帽”、绝对贫困“清零”历史性任务,脱贫是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虽然我县已实现了贫困县摘帽和绝对贫困“清零”,但绝不能掉以轻心。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脱贫成效考核反馈认领问题整改工作为抓手,全面实施巩固提升工程。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这些堡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条件薄弱、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不足,是多年想啃没啃下来的硬骨头。必须集中力量进行强力帮扶,确保如期脱贫。还有一个是特殊贫困群体,也就是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对特殊贫困群体,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对这类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通过统筹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好剩余脱贫任务。目前预计还有3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还剩下50多个贫困县尚未摘帽。重点是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政策。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二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已经攻下来的阵地必须牢牢守住,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查补漏洞和缺项,同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动态识别,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扩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三是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深刻揭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生动故事。四是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继续执行对贫困县的主要扶持政策,进一步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五是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贫困状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要抓紧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二、八大方面补短板——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8个方面的短板。
一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要致富先修路,路、电、网等都是关乎农村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首先要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在完成具备条件的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即“村村通”工程。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应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做好村庄规划工作。
二是农村供水保障方面。重点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大通县是西宁市水塔和本县的供水水源地,作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始终加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建设不放松,做好水质监测,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西宁市及大通县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农村供水。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让农村更清洁更宜居?一号文件要求,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部署建设农村“美丽家园”,顺应亿万农 ……此处隐藏2819个字……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的短板,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人地钱”要素保障方面出台了含金量高的政策。一是人才保障方面——引进人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能人回乡,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创业就业,提高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兴乡,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出抓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城市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二是用地保障方面——用活土地。提出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各类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明确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明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用地。三是投入保障方面——保证财政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指出,毋庸讳言,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所以,当前财政收支压力很大,许多方面都在压减支出,但是补“三农”全面小康短板的投入一定要确保。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要求,抓紧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意见。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适度扩大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合理设置农业贷款期限,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
政策四:稳定农民工就业
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提高农民工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农民工失业后,可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出台并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实施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医院看护、餐饮烹饪、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打造区域性劳务品牌。鼓励地方设立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2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铁路集团召开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协调小组全体会议明确要求,要突出工作重点,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确保农民工稳定就业。
政策五: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监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四、四大法宝治基层——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没有好的班子很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管理、运营。为此,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强基层堡垒,激发组织动力。要努力提升村干部队伍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水平,深入研究村庄发展优势,想方设法壮大集体经济,为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奠定物质基础。组织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增强主人翁意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中的领导作用。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持续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
二是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没有和谐稳定,就没有全面小康。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人民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尊严情感得到更多尊重。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县级是“一线指挥部”,要加强统筹谋划,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乡镇是为农服务中心,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办理。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大通县严格按照西宁市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要求,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共同建设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大通县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大通化(“枫桥经验”即:依靠人民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形象的概括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引导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注重立足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发挥“红袖章”“蓝马甲”和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人缘地缘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妥善化解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环境污染等方面矛盾。
四是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和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隐患。
2020年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继续响鼓重锤,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切实完成好“三农”各项重点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