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初中生培根随笔读后感

时间:2025-01-06 07:11:39
初中生培根随笔读后感(全文共4292字)

[寄语]初中生培根随笔读后感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篇篇朴实无华的短文,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培根用他的笔,写下了多少人都未曾明白的道理。虽然那个时代早已过去,当初呼风唤雨的人们却早已长眠于地下,唯有《培根随笔》还流传至今,向我们叙说着培根不朽的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培根随笔读后感,请您阅读。

培根随笔读后感1

我是第一次读《培根随笔》,刚看了个开头,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培根随笔》全书共分为五十八篇,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五篇——论逆境,里面有一段令我印象很深:顺境中不乏恐惧与厌恶,逆境中也不乏安慰与希望。刺绣时,将生动的图案绣在黑布上,比起阴暗、忧郁的图案绣在浅颜色的布上,更让人愉快——悦目才会赏心。美德犹如珍贵的香料,只有当焚烧或碾碎时,才最为芳香。顺境最能显示邪恶,逆境最能显示美德。

这段话,使我想起了一个曾经看过的故事《你应该做一颗豆子》,篇幅很短却哲理十足,其中有段很有趣: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必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卖豆人在豆子卖不出去时,可以拿回家,磨成豆浆,向行人兜售,如果豆浆卖不成功,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功,变硬了,姑且当做豆腐干来买。且豆腐干也卖不出去的话,那么就把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第二种选择是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入水让它发芽,那么更加妙极。几天后,麦豆人可以改卖豆芽,豆芽如果卖不动,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而如果豆苗卖不动,就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你想想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上百颗豆子,那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文章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一颗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时候,都有无数种精彩选择,更何况人呢。我们在遭遇不顺时,至少应该比一颗豆子更坚强吧。

它让我明白了正是逆境给予人的压迫,才使得人不得不再一次鼓起勇气,放下忧伤,发现新的希望,所以逆境才更容易体会到美德,若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一个特别的机遇、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从而也就会得到许多做人与处事的道理,更会使自己在人生的画卷上绘上了独特且绮丽的一笔,我想论逆境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吧。

培根随笔读后感2

《培根随笔》这本书刚开始接触它时,只觉得它是一本简单议论事物的书。可当我从新温故这本书时,却又发现这本书教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哲理。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会更加从容地解决。

《培根随笔》的作者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他有一句遐迩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散文随笔共有五十八篇。文章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多数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其中有一篇是"论拖延"的,他说"幸福就像市场,如果你能多待一会儿,价格就会降下来;有时他又像西比拉卖神谕集那样,起初整套的出售,然后一次次地毁掉其中几卷,余下却仍然要全套书的价钱。"这也就说明了在不同的时间,拖延一会儿所带来的会有所不同。有的是拖延一会儿,能受益更多。有的是拖延一会儿,则会错失良好的机会。而要抓住机会,是要讲究时机的。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他还说"时机的成熟与否必须缜密裁察"我们要想成功抓住机会,就得考虑时机是否成熟。而这取决于我们是否缜密思考过。机遇的出现绝非偶然,抓住机遇也并非巧合,这其中也是需要深思熟虑和选择的。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论幸运"。他有一句话说的好,"每个人都是自己好运气的设计师。"的确,好运气不是靠偶然得来的,而是自己争取过来的。"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与自信。"而这就叫做"潜能"。"幸运之神虽然是盲目的,但并非无形的。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也可以通过不断作出细小的努力来达到幸福,这就是不断地增进美德。"幸运之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得为自己去争取幸运,而不是等着好幸运来找我们。成功并不完全是属于我们的,它也有幸运的一部分。与其说那些历史人物是伟大的,不如说他们是幸运的。

《培根随笔》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哲学、道理,还有智慧。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按照原计划在进行的,我所能做的则是发现并继续探索。

培根随笔读后感3

谈这本书感想,个人感觉我必须说说培根本人背景、所处时代、他的地位。培根,1951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落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位博学多才的贵族妇女,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再加上才华出从,培根本人已是1584年入国会,1596年被伊丽莎白女王任命为特别顾问,1617年被任名为掌玺大臣,1621年卷入受贿案被捕,1626年因风寒去逝。如些显赫的人生背景,我们可以感觉到,怎本书的出发点与目的,个人感觉里面谈到国家与政治的随笑,都不是我喜欢的文章,大多数文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众的前提来写,所有的思想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女王,我个人比较喜欢从人性本生来写事的书;

本书不喜欢有三,一是基于培根的背景,所处时代,当时所处地位,写本书的基调,都是为了国家,把女王利益高于一切的基调;二是培根本人已是律师职业,职业和权位使然,需然环环紧扣,所有文字都是在找证据一样;三是文中太多的小论题,都是在谈大道理,教人如何为国,出发点是为国家上层人士,与如现实的生活相距甚远,我更喜欢发自普通人心底的书籍,描述人心灵的故事。

当然本书肯定是好书,喜欢有三,一是里面有很多文章,如谈天性,谈胆大、谈爱性……等等都是我喜欢的内容,特别是谈天性一文,让我感触颇深,对小孩的培训上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最后一句很是有道理——“人的天性不生香卉,便长野草,所以让他适时地给前者浇水,将后者铲除”。二是这本书是本伟大的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时期小孩子,我个人感觉就是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里面很多好文章甚或可让小孩熟记于心,教与他们做人的道理,指明方向;三是全文都是激励为主的文章,有很多可细细品味的哲理性语句,当认为生活对自已不公,受尽折磨时可是疗伤的哲理文字。

并且可以肯定,他绝不是一个依仗家庭而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在他的随笔集中可以看出,他对《圣经》是很有研究的,或许可以对其中的篇章信手拈来(虽然一些片段出现了错误);他对历史深感兴趣,对于历朝各代的王侯将相之事如数家珍;至于希腊神话更是融汇在各篇随笔之中,着实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

培根随笔读后感4

《培根随笔》,我只是浅读了四篇,遂忙于应付作业,写此读书笔记,大家莫笑。说实话,我基本上都与那十七世纪的老头有代沟,所以读他的文章(说理性极强),我大多是总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请诸君莫怪。

第四篇论复仇。培根先生说:“只有为国家公益而行的复仇才是正义的”。是吗?我讨厌那些愤青们,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只能比军人还气愤地扎呼着。国与国之间,定有法处置。何事法可荣,定为正确之举(虽然并非明治之举)。何事法不荣,定为否举(虽然有些在感情上、道理上是正确的)。相信吧,法律有时人说不公平,我倒觉得法律比任何东西都公平,因为掌握一个度就好了。其实爱国贼比卖国贼更可恶,他们在道义上占了一个至高点,替国家做决定,当时击伤李中堂的日本愤青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在战场上的复仇,就要逢敌亮剑,血溅七步,万夫皆有种,无视英雄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是节义,是值得尊敬的。下了战场,即使是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我们也要交于军事法庭处置,佛曰:得饶人处且饶人。从中我们看出,报仇之举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亦非君子之所为。讨还血债,作为我们不能忘却一切,只是交于法律,即使是再大的债,如果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国家。

第三篇论宗教信仰。培根过于提出宗教信仰的统一性了,其实统一会带来安定没错,但想想还凑合,未若各宗教的大溶合,就像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信仰是人的自由,是自愿的事情,对于信仰方面,已所欲,宁勿施于人。正如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说的求同存异,这样才能团结在一起。宗教信仰是无特定的,是自由的,全面平等的发展着。

论家庭幸福。是讲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保持一致。一致能使很多东西变幸福,能使你开辟新航道,能使你远行。但不一定在任何方面都要做到一致。想当年为保持皇权的一致,乾隆老爷子一生气,踢了大阿哥一脚,并把他骂了一顿,没过几天,他就哽屁了。所以,一致不一定必须要保持,也没必要保持,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保持一下就可以了。家庭幸福的重要标准不是一致,而是和谐。家庭要和谐,请看“和”字怎样写,“禾”是稻苗,“口”就是吃。有耕种的,种出了粮食来吃不就和谐了(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标准答案,但是我觉得这个答案很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还有就是论死亡。很多人都惧怕死亡,很多问题也出自于死亡。死亡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每个人都面对结束,也要面对开始。结束的是人生,开始的是灵魂,是每个生的希望——精神。正如培根所说,不要惧怕死亡(这只是一种理论,要真到那时候,又有谁能不怕呢?)我对死亡的理解是,听起来简单,但又不能不惧怕。我不希望我到死时,即不自然也不释然,或是说不能走得放心一点儿,这会是一种很大的痛苦。

总上所述,乃是读后感,无他,只是心潮澎湃。

培根随笔读后感5

在我们所熟悉的西方散文大师中,如果要我寻找出心目中认可的人物,那么蒙田、帕斯卡、培根必不可少。而其中,我以为培根的思想最为严密、深刻。这位十几岁就进牛津大学读书,官至掌玺大臣的人物,一生经历不凡,挫折与失意也不少。人品固然有瑕疵,但阅历不浅,读书也多,思考则是深入骨髓。其余不说,仅仅看他的随笔《论读书》,就可窥见一斑。那篇文章让我感到一位思想者的睿智,其思想十分清晰、深刻,咀嚼再三,收获颇多。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培根出手不凡,开门见山,直扑要害,高度概括,揭示读书的内涵。仔细审视这个世界,芸芸众生,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填补心灵的空虚,在红尘中,能够消遣的东西委实太多:麻将、电视、逛街、听书、观碟、欣赏音乐等等,都可以,只是不一定能够长久,除了不良的嗜好的因素,还有携带不方便、各类条件的限制,包括、竞争的压力、心情的影响等。因此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东西都不会发生持久的作用,唯有读书可以。

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人的本性不会轻易的改变,此为寰内共识,但曾国藩却说,读书可以改造人的性格。艰难如人的性格都能改变,那么读书为乐趣自然不在话下。只是这乐趣要达到什么程度呢?鲁迅先生曾用个极为普遍的比喻说,就像一个赌徒不停地摸牌那样,周而复始,持续不断,乐趣就在那摸牌之中。

显然,告诉我们读书的乐趣,就是舍弃其他,把时间都集中在读书的本身上,有相当大的量下去,才会有悬挂在碧枝翠叶之间的果实。文雅来自于书卷的熏陶,如苏轼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这般“诗书”的熏陶,气质自不低俗,言行举止,不同一般。内在的熏陶久了,自然使人谈吐不凡。以实践著称于世的民族,可以积累许多经验,也可以把这些经验融入本民族的血液之中,但仅仅如此,只能说存活于表面,或者说,只知大海上的波涛汹涌,却还未知大海下的另一个世界,宁静、深邃与黑暗。

在《亮剑》作品中,出现的那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运用实战中的智慧,固然可以打败看得见的强大对手,但在现代战争中,或者说在看不见对手的战场上,就未必能胜利,因为知识结构不佳,所以要对这些战功显赫的将军需要补上现代战争一课。这是何故呢?

《初中生培根随笔读后感(全文共429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