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马燕日记》读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4-07-16 15:16:04
《马燕日记》读后感(精选多篇)(全文共7662字)

第一篇:《马燕日记》读后感

马燕是宁夏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她上小学时,曾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梦想重返学校。当她第二次面临辍学危机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法国《解放报》的驻京记者韩石(彼埃尔·阿斯基)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发现了她的日记。日记讲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面临辍学时的担心,辍学时的痛苦,和她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韩石将日记整理后在巴黎出版,“马燕”这个名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了。

马燕非常爱学习。在她辍学的时候,她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一想起校园里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从这里我可以看出,她非常不愿意辍学,非常向往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

在韩石把马燕的日记整理出版以后,马燕更“忙”了。由于有许许多多的人关注她,记者的采访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课时都有记者来采访。然而,为了其他贫困儿童,马燕不得不旷课来接受采访。虽然她接受了在上课时的采访,但她心里是极不愿意的。她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耽误课是我最不开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别叫我耽误课。”

马燕的家庭生活非常艰苦。马燕的爸爸、妈妈穷得只能到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采集“发菜”来维持家庭成员的生活。要知道,那里的气候是非常恶劣的。因此,马燕的妈妈经常旧病发作,身体很不好。

非常有爱心。当韩石把马燕的日记出版以后,法国一些中学生感触万分,纷纷给马燕寄去了一些学习用品和钱。马燕得到他们的帮助以后,又把钱捐给了其他的贫困儿童,帮助其他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马燕很坚强。在她很小的时候,曾经下了场很大的雪,她父母都不在家,她们姐弟三个和她70岁的老奶奶去背雪,把一个井都背满了,因此,她家那一冬没有缺水。

妈妈读后感:

含泪读完了孩子推荐给我的《马燕日记》,和孩子一起接受着爱和感动,感动于马燕对读书的无限热爱,贫困没有摧垮她对知识的渴求和企盼,使她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积极进取;感动于马燕妈妈为孩子的艰辛付出,困难没有压倒这个没文化女性的意志和精神,虽然疾病缠身,却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艰辛劳作,执着地供养自己的三个儿女读书;更感动于国际友人对马燕及“马燕”们失学儿童的无私帮助,大爱无疆,在大家的帮助下,许多像马燕一样的失学女孩重返校园,爱心,使这个世界更加灿烂美好;最为感动的是马燕有一颗感恩之心,她能把自己的收入无偿地捐献出去,帮助他人,这便是爱的良性循环。

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分享情愫,同感动,共成长。

第二篇:柯燕实习日记

柯燕实习日记

2014年9月26日

人生第一次最值得回忆、最难忘的体验??

昨天第一天来到刘寨小学,初来乍到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受颇多:校园、教学楼、硬件设施、老师和可爱童真的孩子们。

一夜的等待终于迎来了实习的第一节课——听课(数学课),面对三尺方台下五六十双渴望和欣喜的眼睛,我真切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的义务与责任!,

第一节数学课是四年级的学生,看到孩子们渴望和欣喜的眼睛,我站了一会儿,有点紧张,眼前的一切撼动了我的心,回想起自己小学时的学习环境,不说有天壤之别也相差甚远!一声:“上课!”拉开了我人生第一堂课的序幕,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老师好!”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一件多么自豪又幸福的事!面对孩子们,我居然也不由自主地紧张,自我介绍时也会发生口误的情况,但看到同学们对我善意的微笑,我便放松了心情。介绍完后,数学老师开始上课了,而我坐在后面耐心的听讲??

明天的课程仍将继续,我满怀信心与期待!

【20xx.7.3 阴】

才短短两天的朝夕相处,可以看得出同学们已经和我们日渐熟悉了。在校园的任何地方,无论是否是教自己的老师,都会笑脸相迎的送上一句“老师好!”又是甚至很多学生围在你的周围,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完全沉浸在满足与幸福之中。 语文课开始步入正轨,学生们依旧很活跃。昨天自我介绍时很多人的爱好是中国功夫,于是今天课前先请了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可是效果太让我震惊了!几个男生所谓的“功夫”就是打架!无奈只得立即停止活动,开始给他们讲什么才是中国功夫的精髓,虽然自己也是囫囵吞枣,但孩子们都用肯定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信任我说的每一句话。所以,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与义务不单是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向同学传达和表现出你对他们的认可和期待,正如他们对待我们那样?? 下午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舞蹈排练队的是个小姑娘在雨中尽情的彰显着各自的风采,没有一声抱怨与不满,他们的执着与坚定是我不断努力地动力源泉。我们在一起跳舞,一起练功压腿,一起玩游戏,一起面对面的练习表情,一起?一起?一起?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与快乐。

现在的我每天都很期待与他们明天的见面~

【20xx.7.4晴】

雨过天晴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教学与学习生活,http://shixi.yjbys.com/太阳有肆无忌惮的射在了颍阳镇刘寨小学的每个角落。

语文课第一节时我交给了他们写信,今天有学生把写给爸爸妈妈的信交给我,那一刻,我很感激的对他们说了声“谢谢!”也许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隐私,亦许他们正是因为有对老师的信任才会交给我,总之,让我第一次感到无比欣慰和感动!

下午我们还没睡醒同学们就已经在窗外等候,出门第一眼就能看到他们的笑脸,真美好~大家日渐熟悉,一起走在校园的路上,他们会调皮的拉你的手、会从背后抱你、回想和你黏在一起??这一切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对老师的依赖。 孩子们的笑脸和汗水是我最大的前进动力!谢谢他们,他们也教会了我很多! ~明天更美好,我要更努力~

【20xx.7.5 晴】

第五天了,突然想起6月30号时问数学系的朋友支教几天了?她说五天,感受只有一个字“快”!今天我们也来了五天了,我的感受只有两个字“太快”! 说实话,今天我感觉到累了。上午的语文课孩子们很配合,整齐嘹亮的朗读声近乎刺透我的耳膜,但我却大汗淋漓。排了几天的舞蹈今天一看让我大失所望!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不用心!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不记动作!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合不上音乐!知道今天吴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们作为老师在学生中没有树立威信!来之前看到系里走廊挂的那张画,老师和同学们抱在一起的难舍难别??我希望自己走时很坚强,也渴望能够看到孩子们对我的不舍,所以自己总是在努力给他们笑脸,不想说一句训斥的话,希望走的时候留在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今天我忍不住了,我生气了,我失望了,我第一次对他们不再有笑脸,他们甚至感到了害怕,我看出了他们面对我时胆怯的表情。吵他们时我也很痛苦很难受,说到还有十天就要走时,他们抬头用一种无望的眼神看我,顿时泪水充斥了我的双眼,这是来这儿以来的第一次流泪。不是因为即将面临的离别,而是气他们的不争气!我不想这 ……此处隐藏2582个字……样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都学会发问,是一件多么必要和引人深思的事情呢。

有很多时候我们也很无奈,生活其实很开放,但是现实中的课堂其实很狭窄,它往往给我们了我们固定的模式,也往往给我们准备好了正确的答案,我们往往也缺少了挑战权威的勇气,觉得这天生就是应该如此存在,却不知道它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是以这种方式存在,如果是以另外一种方式会如何,我们从来没有去想过,有时候,我们是缺少了思考的时候,也缺少了思考的空间。

第五篇:读后感-贾燕

读《教师的阅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有感

北京市育英中学贾燕

最近刚看了重庆卫视的一期《民生》节目——《书香重庆 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觉》,很有感触。节目中提到:2014年,我国图书出版达30.2万种、70.4亿册,图书出版品种、总量继续稳居世界首位。一路飘红的出版业绩,连续五年的全球第一,中国出版界的情绪格外亢奋。然而,就在此时,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一项旨在了解全国国民阅读状况的调查也发布了最新一次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比十年前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被调查者人均每天的读书时间不超过15分钟。人均每年阅读的图书量是4.5本,仅占邻国日本的九分之一。有超过六成的人对自己的读书状况很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图书出版的“繁荣”与图书阅读的“衰落”,在这个时代,同时上演。同样,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一项权威调查中,有47.53%的被调查者选择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其次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或不喜欢读书”,占到34.48%。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提到,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试想,如果人人都不读书,谈何发展教育?谈何国家发展,民族发展?许多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了如今的读书现状,早在几年前,重庆就提出要“打造书香重庆”,并在去年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将这个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力争让重庆成为我国人均读书最多的城市之一”。重庆推广全民读书的活动遍及了每个角落,首先强调官员要读书,把官员的阅读之风先“正”起来,是重庆推广全民阅读的一个思路。接下来,把良好的阅读风气推广到全体市民,如政府斥资修建图书馆,使市民的阅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为市民更好地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重庆图书馆还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免费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另外,供广大农民阅读的农家书屋全市已建成6600多个。除了搭建层次丰富、触角广泛、质优价廉的阅读平台,重庆每年举办的各类群众性读书活动多达800项,参与市民近千万,以“读、讲、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广大市民的读书热情。

像重庆这样意识到阅读重要性的城市还是太少了,国民读书的意识在不断下降。即便是教师,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人,也在逐渐减少。在时下的教育中,教师们疲于应付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教育工作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繁重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有“心”读书的教师真是越来越少。确实像文中所说的那样,阅读不仅是“读书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这一部分,就好比汽车没有了燃料。教师如果不读书,还能教书码?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改革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如果教师不读书,怎么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怎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

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他的精神世界充其量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径。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

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更多好范文请关注:Www.);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曾经写在我们教育学教科书上的东西,现在看来,是有不少问题的。

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应该是一朵美丽的花。花是无法去影响园丁的,它只能给园丁带来感官的愉悦,带来工作的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的过程。同时,园丁自己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过去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价值必须通过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忽视了教师自己价值的直接呈现方式。

教师也不是春蚕,教师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春蚕吐丝是没有目的甚至是没有对象的,它的使命是为自己筑一个永远的巢,最多是为人类提供几根纺织用的丝。在显然不应该是现代教师的形象。

教师还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是一个机器,让工程师任意修理,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或者改变。而且,教师自己的灵魂由谁去塑造呢?

教师更不是蜡烛。那种把教师看成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其实是很荒唐的。有人还嫌不够,要教师两头燃烧,加快成为灰的步伐。把学生发展的前提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之上,显然也是不妥当的。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读书,坚持读书,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马燕日记》读后感(精选多篇)(全文共766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